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港邊的卸煤機


林于煖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201654日,高雄港務局人員和平常一樣忙碌;但這天下午5點,在高雄第二港口邊,一架日本JFE控股集團發包給中鋼機械製造的一千噸卸煤機,緩緩滑到浮於港邊的載運平台上,等待隔天由工作船拉動平台,拖運至日本。同年2月,也有一架噸位較小的卸煤機,由一艘自南非來臺的荷蘭籍貨輪,用兩座吊車吊至船上,運往日本。卸煤機是一種將煤礦自煤輪船卸載至碼頭的輸送機具,底部裝有鐵輪可在港邊移動,以利作業。在臺、日二地,由於島內燃料資源不足,不得不自海外進口煤礦,以供發電,因此電力公司十分仰賴矗立於港口邊的卸煤機。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國艦國造的天堂路


林于煖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2014年「國艦國造」政策重新啟動以來,國防部持續投入龐大經費,與國內承製廠商藉由新聞媒體向國人宣示造艦決心與能力。臺灣區造船工業同業公會也將於201691417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行「高雄國際海事船舶暨國防工業展」,展示臺灣造船業的技術。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從一粒鹽的生成看物理世界


方俊育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參觀鹽田時,我們會驚訝於鹽田方格子裏不斷的有鹽增生,像是變魔術一樣,然後拿著工具推一推,就可以在池子裡面推出一小丘的鹽。鹽是從海水蒸發後產生,但實際的道理究竟為何?恐怕大家也摸不著頭緒!讓我舉一個典型的鹽田作業程序,帶大家一窺鹽田施作的奧妙吧。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有機錫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黃于津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有機錫被廣泛運用在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在海事上,亦可作為船舶、箱網塗料,用來防止海中海螺、藤壺等生物附著,但長年的研究顯示,有機錫不僅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更會對海洋環境造成破壞。究竟有機錫是什麼對海洋環境又有何影響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永安LNG港竟然是珊瑚的諾亞方舟?


黃于津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位於高雄永安的中油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廠,是台灣第一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這座於1984年動工興建的LNG港,是人工打造用以配合LNG船進出、裝卸的重要港口。有趣的是,在這座人造港口中,竟發現不少珊瑚棲息於港內,究竟永安的LNG港有什麼樣的條件,能讓珊瑚在此生長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重新理解清代製鹽-由一個製鹽模型談起


方俊育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大家應該都有製鹽的經驗,怎麼說呢?當我們在海邊駐足許久,身上沾黏些許海水/水氣,不經意的經過陽光曝曬、強風吹拂之後,很快地身體或衣服就會出現淡淡的白色粉末或漬痕,這就是鹽結晶。或者,我們也會在海水不斷沖刷的沙灘上,看到細微的鹽巴顆粒點綴其間。這或許是一個開端,看到海灘上的鹽結晶,觸發人們製鹽的一些想法。台灣最早所稱「淋滷曬鹽」,就是這樣的想法演變而來的。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海上明珠-LNG船


黃臣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輪機工程系

天然氣(Natural Gas)是一種碳氫化合物,具有可燃性,是在礦區開採原油時伴隨而出。由於天然氣在燃燒過程中,較不易產生環境汙染,因此被稱為乾淨的能源,也逐漸替代其他能源。其自油田取出後,必須先經過淨化處理,再經過一連串超低溫冷凍程序,把溫度降至攝氏零下162度左右,變成為一種超低溫液態天然氣。液化後體積只有同量氣態天然氣的六百分之一,便於儲存或長途運輸。運抵目的地要使用時,利用海水即可簡單地氣化還原為天然氣,利用管線輸出供用戶使用,因此是種極為方便、高效率的能源。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海事油汙汙染防治之道


蔡佩玲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人類使用海上載具從事運送、研究與探採等活動,雖然便利卻也成為海洋汙染源。台籍貨輪「德翔台北」號自2016310日起擱淺在新北市石門海域,25日船身斷裂,船體重油外洩,造成石門海域生態破壞,並影響大台北魚貨供應。船上載有約242立方公尺的燃油、37.5立方公尺潤滑油及35立方公尺廢汙油水及614個貨櫃,若船隻翻覆,沉於海中的的船體,其燃油及化學物質污染需45年方能復原。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從實驗標本到文創商品-透視魚


黃于津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近年,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研發之下,將實驗室常見的魚類透明骨骼染色標本,開發為文創商品。究竟為何要製作透明骨骼染色標本﹖我們從魚類的透明骨骼染色標本能獲得什麼訊息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生態魚塭-多營養階的立體養殖系統


蔡佩玲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養殖漁業為了維持水質,採用不斷的大量換水的方式。對於位列第18名的缺水國的台灣來說,每年用於養殖業的的地下水即高達10億立方公尺,佔用水量的8.30%。長期以來,大量抽取地下水的傳統養殖模式,造成地層下陷、廢水汙染及病菌蔓延等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