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與環境變遷 ∣ 科技部新媒體計畫
首頁
關於我們
文章清單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駭人聽聞「蝕骨水」
黃柏菀│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今年二月中旬,位於基隆港碼頭的貨櫃型化學槽兩度發生氫氟酸外洩的事故,所幸有碼頭工人即時通報,以及毒災應變小組的後續處理,並未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氫氟酸俗稱的「蝕骨水」,是一種毒性很強的化學液體,具強烈的腐蝕性,不論是誤觸或吸入該化學液體,即使只是極少的量,也足夠讓人中毒身亡。
閱讀更多 »
蝕骨水解密:氫氟酸
吳孟青│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STS組
王御風
│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2015
年
2
月
13
日下午,基隆港東
11
碼頭驚傳氫氟酸
(Hydrofluoric acid, HF)
外洩事件,環保署毒災應變隊隨即到場處置。未料
16
日再度外洩,在短短四天之內,接連兩起氫氟酸外洩,引發社會大眾恐慌。究竟氫氟酸具有什麼樣的化學特性?進口氫氟酸的用途為何?氫氟酸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閱讀更多 »
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如何進行水下搜尋——以寶拉麗絲號為例
吳孟青│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STS組
王御風
│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去年國慶,海研五號研究船發生船難的新聞讓國人深為哀慟,而後續執行搜尋工作的即是寶拉麗絲號。寶拉麗絲號是由銓日儀公司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產學合作的研究船,由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文展權助理教授協助輔導。相較於
2,700
噸的海研五號,寶拉麗絲號雖然只有
275
噸,但作為國內首艘民間研究船,其設備與專業人員卻是不容小覷。寶拉麗絲號平時除了執行測量、探測等一般研究船的基本任務外,水下搜尋失事飛機與船隻的能力也備受矚目。
閱讀更多 »
大海如何撈針 水下搜尋技術
黃柏菀│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2014
年是意外頻傳、令人心碎的一年,從
3
月初馬來西亞航空空難、
7
月底阿爾及利亞航空
5017
號班機空難,國內的海研五號船難、馬公空難及南港復興航空
235
號班機空難等。雖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但已經發生的事免不了後續悲痛的收拾,當搜救人員在
閱讀更多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