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青│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2015年3月中旬,媒體大篇幅報導埔里與麥寮周邊空污嚴重,埔里、台西、麥察、崙背等四個空氣品質監測站測得懸浮微粒(PM2.5)達「紫爆」等級,中部以北也是一片霧濛濛,可見度極差,不少民眾感到不適,頻頻咳嗽、喉嚨痛、眼睛刺痛。有民眾懷疑這波空污可能是來自境外污染,例如中國北方的重工業與石化工業隨著北風而來的空污。然而,據環保署表示,該污染的來源主要為境內,污染源包括工業污染、火力發電廠與汽機車排放廢氣等。
▲文府國小以懸掛空污旗作為師生是否能在室外「正常活動」之依據
(圖片來源:何彥廷攝)
平時臺灣空污較為嚴重的多集中在南部工業區周邊,諸如左營、前鎮、楠梓、小港、嘉義等地。以左營文府國小為例,其空污主要受東北季風影響,每逢PM2.5超過36微克時,學校會升起空污旗警告師生避免戶外活動,自2014年底以來,空污旗大多沒有降下來過。嘉義市也存有空氣污染問題,主要受北面工業區影響,東北季風吹拂時,污染空氣南下,被中央山脈包圍,沉降於市區,危害嚴重,空污防制已成為市政要務,並領先全國成立空氣污染防制委員會。近來,環保團體也注意到台南科學園區周邊新市、善化等地的空污,要求市府提出改善措施。
另一方面,春季鋒面影響時,南風會將髒空氣帶往中北部,平時南部的這些高空污區空氣品質反而較平常為佳,中北部受災的高污區諸如彰化大城鄉與埔里。大城鄉的台西、頂庄2個村莊,近20年來飽受嚴重南風帶來的空污之苦,據研究,居民體內的重金屬濃度亦偏高,令人擔憂。而埔里雖未發展工業,是一般人心目中好山好水的世外桃源,卻因其盆地地形,污染空氣進入埔里後沉降,無法擴散,也深受空污之害,唯有強風或降雨,空氣品質才有辦法改善。此外,人潮帶來的交通量也是導致空污品質下降的原因,例如2015年臺灣燈會於台中舉辦,設有燈區的烏日、豐原之空氣品質都隨著交通流量暴增而惡化。
不過,隨著大陸冷氣團南下的境外空污仍對臺灣有很大的影響,以2015年1月中旬為例,當時冷氣團夾帶的細懸浮微粒先是明顯影響北京、上海的空氣品質,到達台灣後,亦導致基隆、士林、萬華、新莊、林口、桃園等地紫爆,隨後於中南部造成空氣品質不良。值得注意的是,位於外島的金門空氣品質亦不佳,據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分析此地高懸浮微粒的化學特性後指出,其來源可能是來自對岸的陶瓷廠,為境外污染,每年冬季至隔年三、四月,在東北季風吹拂下,影響最大。
臺灣的空氣污染分布區受工業區與火力發電廠區位、汽機車流量、季風、地形等因素影響,其污染的範圍並不限於工業區周邊,而其污染的程度也日益嚴重。目前國內除《空氣污染防治法》之外,《高屏地區空氣污染物總量管制計畫》2015年2月率先上路,後續成效值得觀察。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蔣忠益∣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談珮華∣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
關鍵字
紫爆、空氣污染監測、細懸浮微粒、PM2.5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